首頁 > 歷史古橋 > 正文
2013-04-28 來源:
橋是大地的良心,無論大小、高矮,無論構(gòu)筑它的是鐵、木、石、塑等任何一種材料,無論多險峻的山和多湍急的水,只要橋在,人們就再難看到山窮水盡,就再難遇到窮途末路。橋從來是不思考的,它只守一個理:有一天我不再背負了,我的生命也就沒有了。

  童年時代,村西長腳溝上也有一座橋,說它是橋,其實也只是三塊長長的條石,架在五六米高的堍上,它那樣粗陋、那樣憨厚和不加修飾、不講技巧,使龍岡上流過來的那股不講理的泄水心悅誠服了。石橋沒有受到任何驚擾,仍然朝夕匍匐在橋墩上,龍岡來水在橋下歡歡喜喜地淌著,兩岸的草木悠悠然然地枯榮。我們村的男女進城,對岸村落的孩子來上學(xué),安穩(wěn)地踏過石橋,如履平地,沒了艱辛。

  三塊條石,成了橋,就這樣盡心,這樣親民,就這樣日復(fù)一日,直至1959年坍塌。坍塌以后,代之以堤,到后來農(nóng)村格田成方,小石橋連影子也沒有了。此后,沒有誰再記起它、提到它。要知道,它一直連名字也沒有。

  生而為橋,就是馱人馱貨的,就是以身鋪路或者展示風(fēng)景的。

  這讓我想起我的祖母,想起我們村的那些前輩。在世的時候,他們終年一身灰黑布衫,像橋;終日田頭重擔(dān)在肩,像橋。他們往往沒個正規(guī)名字,只有諸如小狗子,大眼睛,姚老四,老來子一類代號。他們一輩子沒做過一件大事,沒說過一句讓人記牢的話,沒發(fā)生過一則動人的故事。來到這個世界,他們是專門出力和流汗的,是專門趴著身子讓后人順順當(dāng)當(dāng)過山過水的。我的祖母,男人24歲眼睛就瞎了,她馱著一個八口之家,每天最早起來做最臟、最累、最瑣碎的事,還總是吃已餿了的剩飯。后來她年紀大了,馱不動家了,改去馱孫子。她是一座橋,一座一個家的橋。到1952年,她病得直不起腰了,沒法子馱了,這年她也靜靜地走了。

  一匹馬生來是跑的,一座橋生來是馱的。
上一篇:關(guān)于橋
下一篇:咸安橋
Copyright © 2007-2022 cnbridge.cn All Rights Reserved
服務(wù)熱線:010-64708566 法律顧問: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
ICP經(jīng)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031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