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路橋精英 > 正文
鑄就50多年“橋堅強”
2012-05-02 來源:人民網
——專訪橋梁專家錢學新
  最近一段時間,一系列橋梁垮塌事故再次引發(fā)了公眾對大型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關注。面對不斷出現的“橋脆脆”現象,人們開始反思和回顧,一些媒體找出了許多建國以后開工建設、歷經幾十年仍然“值得信賴”的明星橋梁,這其中有武漢長江大橋、南京長江大橋等等。

  “橋堅強”建成54年歷經70多次撞擊仍屹立不倒

  我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大橋——武漢長江大橋,1957年10月正式通車,至今歷經大小70多次撞擊仍屹立不倒,更被很多網友譽為“橋堅強”。記者采訪了參與這座大橋建設的老工程師、已經89歲高齡的橋梁專家錢學新。


 
  1957年10月15日萬里長江第一橋——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正式通車,50多年過去了,大橋仍橫跨在浩淼長江上,見證著歷史的流轉,而當年參與大橋建設的建設者們卻大多離我們遠去了。錢學新說,大橋建設那年,他32歲。

  “那是1953年的春天,4月份好像是。我當時在廣州鐵路局,后來就來建大橋,調到這樣一個單位感覺到很興奮。”

  錢學新的興奮是完全有理由的。要知道,在長江上建一座溝通南北的大橋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的夢想。早在清末,政府就開始擬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計劃。孫中山在《建國方略》中明確提出“以橋或隧道聯絡武昌、漢口、漢陽為一市”的設想。民國時期,著名鐵路專家詹天佑曾親自帶隊勘測長江橋址,但終因財力、技術和政治等原因沒能建成。于是長江兩岸的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身上。
  

 
  萬里長江第一橋——武漢長江大橋(資料圖)

 
  一座心血和汗水鑄造的大橋

  1950年,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。用了五年的時間設計規(guī)劃,到1955年開工時,這座橋已經聚集了包括茅以升,羅英、張維、梁思成等眾多大師在內的幾乎國內各個領域的所有的精英,并聘請了蘇聯專家提供技術支持。然而即使這樣,對于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來說,做這樣一個前無古人的重大工程仍困難重重。

  “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基礎工程。在水深40米,20多米覆蓋層里面,橋墩怎么修?過去錢塘江等修過的橋,都是用氣壓沉箱法,水深比較淺;但在長江上用老的這種方法困難就很大,在長江上是不太實用的。”

  最后,前蘇聯專家提出了管柱鉆孔基礎的創(chuàng)意,這是一項全新的技術。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試用過,而當時擺在面前的問題是,中國包括前蘇聯根本沒有那么大的打樁機能夠滿足施工要求。錢學新回憶說,當時他們就是靠著一種精神力量,自力更生、東拼西湊,愣是自己建造了一臺前所未有的超級打樁機。

  “在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日日夜夜里,幾乎每一天都會發(fā)生很難忘的事情。有一次,長江邊上發(fā)生了大風大浪,有一條吊船纜繩吹斷了,漂到江面上去了,不把它控制住,隨便撞到下游的船和人就會出大問題。我們就追著它把它控制住了。”

  正是無數像錢學新一樣的建設者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,這座用心血和汗水鑄造的大橋終于昂然屹立在長江上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。錢學新說,他永遠忘不了大橋通車那一天的景象:

  “武漢大橋通車典禮是很熱鬧的,全武漢全市轟動啊!橋上人啊簡直是密密麻麻,走都走不開。中國自力更生修起來的第一座橋,那個高興程度真是難以描寫!”

  近乎苛求的施工要求:一顆鉚釘都不能馬虎

  從1957年,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至今,整整過去54個年頭了。50多年來,肩負著每分鐘60多輛汽車、每6分鐘一列火車通過的荷載,武漢長江大橋經受了無數次洪水、狂風的洗禮,更承受了七十多次碰撞事故的考驗。

  然而,就在前些年專家對大橋進行檢測得出的結論是:大橋的橋墩、鋼梁等主體結構仍可使用100年以上。那么,如此堅強的大橋當初究竟是如何打造?

  武漢長江大橋總長1670米,橋面分上下兩層。下層通火車、上層走汽車。按照設計,假設兩列火車,以最快速度開到橋中央,同步緊急剎車;同時,公路橋上40輛汽車,全速行駛,也來個緊急剎車;還是這個時間,長江刮起最大風暴、武漢發(fā)生地震、江中300噸水平沖力撞到橋墩上,武漢長江大橋仍要有足夠的承受能力,不至垮塌。如此高的標準保證了這座大橋歷半個多世紀的經風吹雨打,大小70多次碰撞仍安然無恙。錢學新說,當時他們造橋,大到橋墩基礎,小到橋面上一顆鉚釘,大家都是一點點像對待自己家的手表一樣精心調校的。

  “鉚釘孔不打滿的話,只要有一點縫隙就算不合格,橋的質量就會受影響。那時候每一個鉚釘都要經過檢查工用錘子敲實,只要發(fā)現有一顆鉚釘沒有添滿鋼板孔都要鏟掉重來的。”

  “橋上人命關天,三兩天垮掉了是要出大問題的。”

  錢學新回憶,當年建橋,所有建筑材料都有嚴格的甄選標準:水泥都選最高標號的;砂石會先運回工地試用觀察,合格后再做采購;所以實際上大橋完工后,質量標準都是超過預先設計的,工程建設單位這樣做并不是上級要求的,都是出于對大橋負責的自發(fā)行為。

  “一個是黨和國家交代的事情參加是非常光榮的。也沒有什么利潤啊、賺錢的觀點。而且質量管理規(guī)范這些東西都比較規(guī)矩。”

  錢學新說,現在國家無論從財力、物力和人力都今非昔比,各種技術突飛猛進?,F在造橋的條件不知道比原來好多少倍,建設者們是趕上了好時代。然而再先進的設備、再好的技術都是由人來操作和控制的,沒有負責的建設者,就不會有真正的百年工程、民心工程,質量和安全永遠應該是一座“堅強”建筑的根本保證。

  “光追求外表漂亮、跨度大,沒有扎扎實實去抓基本的東西,就是橋梁本身安全是第一位的,因為橋上人命關天,橋修的再好,不牢固,三兩天垮掉了是要出大問題的。”

  

  
Copyright © 2007-2022 cnbridge.cn All Rights Reserved
服務熱線:010-64708566 法律顧問: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
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