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古橋的文化意蘊
2013-07-19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江南雨量豐沛,水系發(fā)達,河湖港汊遍布,拱跨兩岸的橋自然很多。“綠浪東西南北水,紅欄三百九十橋”。白居易在蘇州任上留下的這一詩句,足見江南的橋是何等地密集。去過周莊、西塘、同里、南潯、甪直、烏鎮(zhèn)的人都知道,幾乎所有的江南古鎮(zhèn),都有聲名遠播的古橋供您觀賞。在南潯古鎮(zhèn),民間有“三步一拱,五步一橋”的說法。在水鄉(xiāng)紹興,全市上萬座橋中僅古橋就有六百多座,真正是“三步兩橋?qū)こR姡坶酱斳?rdquo;。倘若把江南所有名橋都羅列出來,配以圖片,分門類別地說明建筑特色,再附上民間掌故,匯編成一部橋梁譜,一定是卷帙浩繁的鴻篇巨制。
江南古橋,不僅數(shù)量可觀,而且造型別致,儀態(tài)萬方。且不說歷史上曾經(jīng)有過的板橋、磚橋、木橋、竹橋、藤橋等諸多種類,就拿石橋來說,也是各具特色的。私家園林中的曲橋,左彎右拐,迂回延伸,與亭臺閣榭相連接,同假山荷池相輝映,給人以委婉之美;水巷山塘上的拱橋,臥一泓弦月照影,跨兩岸飛虹凌波,水似眼波脈脈,橋如眉峰彎彎,給人以含蓄之美;湖埭洲渚間的多孔橋,框架對稱、和諧,線條均衡、流暢,遠遠望去,似日月連珠,如蛟龍掠水,像玉帶伏波,給人以韻律之美。
江南古橋,承接過先民的足履,凝結著民族的智慧,融實用性、觀賞性、紀念性為一體,見證著社會的發(fā)展和文明的進步,并為現(xiàn)代橋梁建筑藝術提供了有益的借鑒。橋的本義是便利交通,但它一旦架起來,就同依依楊柳、田田蓮葉、幢幢帆影、汩汩槳聲、錚錚絲竹、悠悠吳歌連成一氣,相得益彰,并衍生出楓橋夜泊、斷橋殘雪等人文景觀,使得江南水鄉(xiāng)更加婀娜多姿,充滿詩情畫意。盡管楓橋的夜晚已不再有客船歸泊,斷橋的冬天也難得看到殘雪留痕,但作為一種文化意象,它們?nèi)缤觎`一樣附身于江南水鄉(xiāng),如影隨形,難解難分。
江南古橋,得勢于水鄉(xiāng)地理,美化了人間天堂,真正是“此情不過,煙柳畫橋”。如南京的長干橋、賽虹橋,蘇州的楓橋、寶帶橋,杭州的斷橋、西泠橋,紹興的八字橋、纖道橋,揚州的五亭橋、廿四橋,徽州的太平橋,婺源的彩虹橋等,不僅各有各的藝術特色,而且為那些名城、古鎮(zhèn)、老街平添了獨特的風光景致。它們雖然不比江河大橋那樣豪放,婉約中卻另有一番韻味。它們高懸低臥,古樸雅致,拱起在清流上,隱現(xiàn)于煙波里,起伏間流動著飛花澤霧的靈氣,朦朧中透逸出水墨丹青的文氣,就連臨河而居、傍橋為市的住戶,也沾上了悠閑自得的氣韻,所謂“小橋流水人家”。
江南古橋,同粉墻、黛瓦、楊柳岸;石街、雨巷、油紙傘;荷塘、蓮藕、烏篷船這些景物一樣,更多地出現(xiàn)在煙雨空蒙的詩畫上、風花雪月的故事里或精靈古怪的神話中。題扇橋頭,王羲之為白發(fā)老嫗題扇;西泠橋上,走來了阮郁和蘇小?。婚L干橋邊,青梅竹馬的純真保鮮了一千多年;陸游與唐婉淚灑春波橋;許仙與白素貞相會在斷橋;簫聲何處,明月當空廿四橋;搖啊搖,搖到外婆橋……
假如你到江南旅行、做客,切不可辜負了那些麗影綽約的古橋。只要時間允許心情好,不妨在古橋周邊逗留片刻,給自己做一次心靈按摩:或是駐足遠眺,或是漫步其間,或是臨風倚欄,或是聽當?shù)厝酥v一講它們的傳說和來歷。在柳絲輕拂的月夜里,若能走出旅店到戶外觀賞,夢幻空靈的感覺更加令人心醉:遙遠的夜空,有一個彎彎的月亮,彎彎的月亮下面,是那彎彎的小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