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宏偉:日本的“安全神話”中國的“高鐵”事故
2015-06-11
中國高鐵從未發(fā)生死亡事故
提到中國高鐵,讀者們可能會立即想起2011年甬臺溫線上的列車追尾事故,但那充其量也只能說是動車事故,實事求是的說:那是特快列車事故。標題中另一個加了引號的詞是日本的“安全神話”,日本人是作為褒義詞使用的,在跟中國競爭世界高鐵工程時,一定說的一句話是:日本高鐵從未發(fā)生死亡事故!意思是說:其他的三家,法德中都發(fā)生了高鐵死亡事故。對法德中各國來說,高鐵不出死亡事故就象是神話一樣,不可及。
這話不對!因為中國高鐵也從未發(fā)生過死亡事故!而在非高鐵方面,日本也經常發(fā)生列車事故。但是,國人從未自我辯析,而是高聲猛批本國出了高鐵死亡事故!
不論高鐵普鐵,不分中國日本,出了死傷事故對受害者就是一個橫禍,同樣的巨痛!但必須客觀的認識各種列車事故,才能有利于防止事故的發(fā)生。很多國人在認識方法上,還沒有習慣于用理性的概念去細致地認識對象,而是習慣于感性的想當然,并熱衷于熱炒。
日本新干線不是高鐵是動車
首先,什么叫高鐵?什么叫動車?現(xiàn)在中國自己的定義是:運營時速250公里以上為高鐵。“動車”是中國造出來的一個新詞。時速250以下200公里以上的屬于動車。200公里以下的包括特快,即T字頭的都屬于普通列車了。而日本“全國新干線整備法”規(guī)定,在主要區(qū)段運行時速200公里以上的稱為“新干線”。請注意“主要區(qū)段”這個詞,就是說:不是全線都能跑時速200公里的鐵路也不妨叫新干線。日本新干線列車的最高時速是從130公里到320公里,平均運營時速是200公里左右。新干線的車型分三等,以主線東京福岡間的車型為例:希望號最高時速280公里,光號只跑200公里,子彈頭號就不超過150公里了。就是說,高鐵、動車、特快都在新干線一條線上跑。而且最快的希望號的平均運營速度也只有時速200公里,在中國也就是動車!
日本的新干線為什么跑不快?一個主要原因是設計線路時,各地選出的國會議員們充分發(fā)揮民主主義,利用民主程序,堂堂正正地代表利益集團,為讓動車線路拐個彎走自家門口,死嗑惡斗。結果新干線拐彎多,沒有多少直路,跑不出高速。反正跑不出高速,日本公司從開始就僅僅生產時速200多公里的動車組。所以才有了21世紀初中國引進日本公司時速200多公里的動車技術,吸收改造提高,造出了時速380公里的高鐵。此后日本在中國高鐵飛速發(fā)展,并走向世界的刺激下,下決心造出了最高時速320公里的車型,可是因為線路問題,只有一分鐘時間可以跑出這個速度。日本現(xiàn)在在全世界宣傳日本新干線也跟中國一樣跑時速300公里以上,所以叫高鐵,講得就是這一分鐘。
中國和日本都只存在普通列車死亡事故
2011年7月23日晚上8時30分05秒,甬臺溫線浙江省溫州市甌江特大橋上,由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車由后方與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發(fā)生同向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,后車D301次四節(jié)車廂從橋上墜下。造成40人死亡、172人受傷。當時D301次動車的時速是150公里。這條線路的設計時速號稱是200公里,在溫州段運行速度是140公里。就是說,這可以說是動車事故,實際上是運營時速100多公里的特快列車事故。中國很多跑不到200公里的鐵路也一定要冠上動車稱號,用昂貴的動車組運行,因為這樣就很有面子,又可以賣出動車票價。這事兒在日本也是一樣,上文講到了,日本甚至有最高時速130公里的新干線!就是要用新干線這名字,用看著威風的動車組跑普列車道。
日本的普通列車也常出事故。有統(tǒng)計從2000年到2015年發(fā)生了73起列車事故。筆者印象最深的是住宅附近的一次事故。2000年3月8日,東京和橫浜間的城鐵“東橫線”,列車出中目黑站后要開進地鐵日比谷線路時,在轉彎處速度稍快,車箱被甩得稍偏出軌道,與對面開來的列車擦撞,造成5死63傷的慘事。這是日本鐵路彎道多,且設計上安全系數不足的問題。死者中又有一名富三代高材生俊男,念的也是日本屈指第一的富后代精英大學慶應義塾。引得天下父母同悲凄。當時筆者還正在該大學兼職任教,每次都乗坐這條線。東橫線沿線是知名的富人住宅區(qū)。
2005年4月25日福知山線列車脫軌翻車事故。107名死,562名傷。遠々超過了中國甬臺溫線事故的傷亡人數。又是一次彎道多引發(fā)的事故。彎道限速70公里,司機趕點兒開了116公里,造成脫軌翻車。這次事故在日本鐵路事故史上死亡人數排第七位,在日本被算入發(fā)達國家的1960年代以后排第三位。1963年死亡161人的城鐵橫須賀線脫軌撞車事故排第一位。
中國在國際社會完全應該挺直腰桿宣言:日本沒有高鐵只有動車。中國自開通高鐵以來,從未發(fā)生過死亡事故。中國將會繼續(xù)努力保障高鐵永遠不發(fā)生死亡事故。(作者是日本法政大學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