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盛黃河大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,也是寧夏人自主設計施工的橋梁,于1969年9月開工建設,1970年12月26日通車,時至2015年已通車43年,2006年以后,黃河寧夏段已有8座大橋飛跨兩岸,葉盛黃河大橋完成了其歷史使命,光榮退居二線,目前僅限小型車輛通行。
地 區(qū) 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
全 長 452.7米
類 別 黃河公路大橋
葉盛黃河大橋,是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黃河第一橋,位于青銅峽市與靈武市之間,1969年9月開工建設,至1970年12月26日竣工通車,僅用1年零2個月建成,曾是銀川、吳忠、靈武、青銅峽四個城市的交通樞紐,為地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發(fā)揮了巨大作用。
這座大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自主設計施工的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,大橋全長452米,上部結構為10孔跨徑40米的鋼筋混凝土空腹式雙曲拱,下部為鋼筋混凝土剛性雙柱式墩。 橋面行車道寬8米,兩側各設1米寬的人行道,大橋引道全長6.5公里。
這座建設于“文革”時期的大橋,橫臥黃河之上四十余年,以事實向我們證明著自身的堅固。1970年12月26日,毛澤東主席77歲生日時,葉盛黃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,這是歷史的時刻,這一刻結束了黃河寧夏段沒有公路橋的歷史;這一刻結束了寧夏人只能靠渡船過河的時代;這一刻改變了寧夏交通落后的面貌。由于當年特殊的歷史情況,為加強黃河大橋的安全,有關部門特派一個班的解放軍戰(zhàn)士荷槍實彈,日夜守衛(wèi),并且禁止拍照,以后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寧夏也僅有這一座黃河公路橋(1986年中寧黃河大橋建成)。這座完美融合了古代造橋工藝與現代建橋技術的大橋,以優(yōu)美的雙曲拱與現代剛性雙柱式墩,完美展現了一代造橋人繼承與創(chuàng)新的精神。
隨著近幾年交通流量的增長,尤其是超載重型車輛猛增,致使出現橋面損壞,欄桿外傾,主拱拱座混凝土豎向開裂等病害。有人就認為橋面太窄,對經濟發(fā)展沒有作用了,主張拆掉它,修建一座新橋。但有人反對,認為哪怕它不再通車了,也應保留下來,因為它見證著寧夏的歷史,早已深深的烙上了時代的印記,成為一代人的記憶,同時還為日后寧夏黃河深水造橋探索了經驗。
2013年,葉盛黃河大橋首次進行大修,黃河寧夏境內唯一的雙曲拱橋,按照維修方案,此次維修將不破壞橋梁結構,按始建原樣恢復,恢復后僅限小車通行。